最好的股票配资炒股_最好的股票配资开户_最安全的股票配资网站-网络炒股放大网站 中国人民大学口述史研修班招生啦!
你的位置:最好的股票配资炒股_最好的股票配资开户_最安全的股票配资网站 > 最安全的股票配资网站 > 网络炒股放大网站 中国人民大学口述史研修班招生啦!
网络炒股放大网站 中国人民大学口述史研修班招生啦!
发布日期:2024-08-06 14:16     点击次数:196

网络炒股放大网站 中国人民大学口述史研修班招生啦!

鲍威尔表示,美联储将尽最大努力实现软着陆,恢复价格稳定是绝对必要的。因此,在利率方面采取稍微快一点的行动是适当的,美联储的许多人认为,一次或多次加息50个基点是合适的。鲍威尔称:

研修班主题

中国人民大学口述史研修班(第一期)

口述史的前沿理论与多元应用

研修班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口述史研修班(第一期)

为深入推进口述史学科建设,提升口述史工作者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特举办“口述史研修班(第一期)”。本期研修班将邀请国内口述史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授课,内容涵盖口述史的理论、方法与应用等多个方面。通过前沿理论讲座、经典案例分析、实地参访与互动交流等多种形式,本期研修班将帮助学员深入认识与理解口述史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提升口述史研究和应用能力。

研修班背景

中国人民大学口述史研修班(第一期)

口述史作为一种研究方法,起源于20世纪中期,最初主要应用于史学领域,用以记录那些未被正式文献记录的个人经历和集体记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学术研究的深入,口述史逐渐展现出其独特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并在人文社会科学的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在史学领域,口述史通过个人叙述的方式,弥补了传统书面文献的不足,生动再现了历史事件的细节和参与者的情感,使历史研究更加多元化和立体化。在人类学和社会学中,口述史为研究者提供了深入了解特定社会群体文化和生活方式的途径,揭示社会变迁中的微观过程和个体经验。通过口述史访谈,研究者可以获取关于家庭、社区和职业群体等具体而微的社会生活细节,丰富了对社会结构和文化变迁的理解。文化研究和传播学同样受益于口述史。作为文化记忆的载体,口述史记录了丰富的口头传统和文化习俗,为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同时,口述史也是研究大众传媒、文化传播和公共记忆的重要工具,通过分析不同媒介和传播途径中的口述史资料,揭示社会文化的演变和传播机制。

口述史的实际应用不仅限于学术研究,还在生活和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博物馆和档案馆利用口述史丰富展览内容和馆藏资料,通过展陈口述史资料,使观众能够通过亲历者的叙述,更加直观地了解历史和文化背景。地方志编纂也越来越多地借助口述史的方法,记录和保存地方特色文化和历史记忆,补充书面文献的不足。在企业和政府部门,口述史被用来记录和传承组织历史和文化,帮助新员工了解企业文化,增强员工归属感。企业通过口述史记录重要人物和事件,为企业文化建设和品牌推广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政府部门通过口述史记录地方历史和重大事件,为地方志编纂和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参考。正是如此,近年来,通过政府采购与社会招标的口述史项目也日益增多。在某种程度上,这也说明口述史已经成为提供社会服务与创新工作内容的重要方式。

口述史的学术价值在于其独特的研究视角和方法。它不仅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料,还通过个人叙述和集体记忆,揭示历史事件背后的情感和社会过程。口述史强调历史研究的主体性和多样性,推动了史学研究方法的革新和发展。在社会意义方面,口述史通过记录个人和集体的记忆,保存了珍贵的文化遗产和社会经验。它为那些在正式文献中未被充分记录的群体和个体提供了发声的平台,促进了社会的多元包容和文化的多样性。口述史通过其生动的叙述方式,增强了历史教育的感染力和实效性,使公众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历史。

在人工智能时代,口述史的收集、整理与分析也迎来了新的技术革命。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的应用,使口述史的研究效率大大提高,数据的挖掘和分析也更加深入和精准。这些技术不仅提高了口述史研究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也为其在更广泛的领域中的应用提供了可能。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期研修班应运而生。我们希望通过此次研修班,推动口述史研究的跨学科、跨领域发展,促进学术界和业界的深度交流与合作,共同探索和拓展口述史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研修班特色

中国人民大学口述史研修班(第一期)

师资力量雄厚

研修班将邀请国内口述史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授课,他们长期从事口述史研究,在理论建构、实践探索、成果转化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代表了国内口述史研究的领先水平。

内容丰富多元

研修班课程涵盖口述史的理论反思、方法创新、多元应用等多个主题,为学员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口述史的机会。此外,研修班还特别关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给口述史研究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特别邀请业界领先的认知智能公司澜舟科技首席技术官曾一杰先生作专题分享,共同探讨口述史与科技融合的未来图景。

应用导向鲜明

研修班立足口述史研究的学术导向,更注重口述史的现实应用。无论是口述史在公共政策中的应用,抑或口述史与地方志编纂的有机结合,研修班致力于探索口述史在不同领域的应用路径,让口述史走出象牙塔,实现学以致用、反哺社会的目标。

形式灵活多样

研修班采用多元化的教学形式,结合理论授课、互动交流与实地参访等方式,全面提升学员的学习体验。

研修班课程安排

中国人民大学口述史研修班(第一期)

注:以上专家均已接受邀请,但因不可预见因素,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对该课程内容保留部分调整权,最终师资以报到时课程表为准。

授课专家按课程排序

中国人民大学口述史研修班(第一期)

黄盈盈,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从事性社会学、身体社会学、艾滋病的跨学科研究、定性研究方法的教学与研究。近年也感兴趣故事社会学与跨界对话。自1999年起在20多个点开展过“地下性产业”田野调查,在多个人群之中开展过深度访谈、小组讨论。近年方法相关的著述:《论方法:社会学调查的本土实践与升华》(2011/2023),《性/别、身体与故事社会学》(2018),《我在现场:性社会学田野调查笔记》(2017);期刊论文:《生成中的方法学:定性研究方法十年评述(2011-2019)》(2022),《于田野与对话中思考学术》(2022),《质性研究中的叙述套路:访谈的陷阱与拓展》(2020),《定性研究的“开放性”思维与实践》(2019),《从现场出发:对于田野的离场思考与对谈》(2019),《作为方法的故事社会学》(2018)等。

曾一杰,浙江大学计算机学士,清华大学计算机硕士,北京澜舟科技有限公司合伙人、首席技术官

负责人工智能大模型产品研发和基础设施建设,从无到有建立了澜舟工程研发团队,成功开发了澜舟MengziGPT大模型产品矩阵,并在金融、文娱、翻译、客服等行业实施落地。曾在网易集团工作近十年,担任高级技术总监、资深技术专家,管理超过500人技术团队,在分布式系统、账号系统、测试、运维、网络和安全等领域都有丰富实战经验。

杨祥银,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青年学者,中国人民大学中华文明研究院副院长,兼任中华口述历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社会史学会医疗社会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主要从事口述史学与中国近代医疗史研究,著有《与历史对话:口述史学的理论与实践》《美国现代口述史学研究》与《殖民权力与医疗空间:香港东华三院中西医服务变迁(1894~1941年)》等专著;主编有《多学科视域下的当代中国口述史学研究》与《口述史研究》(共4辑)等;并在《历史研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刊物发表40多篇学术论文。

陈佳莹,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副教授

主要研究兴趣包括发展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学术论文发表在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 Organization,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Energy Policy与《经济学动态》等国内外权威期刊上。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青年项目“精准扶贫影响教育不平等的研究”,目前负责“中华人民共和国脱贫攻坚史”系列调研访谈项目统筹工作。

张英聘,中国地方志工作办公室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地方志学会副秘书长、水利部江河水利志工作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长城志》《中国运河志》核心专家组成员,主要研究方志学史、明史。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哈佛燕京图书馆藏善本方志舆图整理与研究”,出版《明代南直隶方志研究》《中国历史与文明》等专著,合著多部,参与点校明《漕船志》等多部旧志,发表《口述史与方志编纂》(载《史学史研究》2014年第2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2014年第9期全文转载)、《口述史视野下地方志事业发展的新趋向》(载《中国地方志》2018年第1期,在《新华文摘》2018年第12期转载)等学术文章60余篇。

唐铮,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系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曾有十余年媒体经验,多次获得亚洲卓越新闻奖、中国新闻奖、北京新闻奖、先进新闻工作者、优秀教学奖等荣誉。累计发表数十篇论文,多篇被新华文摘转载。主持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十余项,目前正在主持“改革开放以来新闻人才口述史”项目。

张藜,北京大学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副理事长

主要关注现当代中国的学科史及其社会史、科技外交的历史、口述科技史等议题。已发表论著40余篇部;开设“中国近现代科技史”“口述科技史:理论与实践”“共和国科技史研究专题”“当代科技史”与“科技史中的北大”等研究生专业课程和本科生通识课程。近十余年来担任中国科协“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首席专家,致力于抢救整理百年来中国科技发展的珍贵史料,主编科学家传记百余册,策划组织科学家主题展览等活动。策划并主编中国科学家故事绘本《共和国脊梁》八册获“中宣部2019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第六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奖科普图书类金奖”与“科技部2022年全国优秀科普作品”等奖项。

耿化敏,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人才称号获得者

主要教学研究领域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与理论。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重大专项课题5项,出版专著5部。在《中共党史研究》《光明日报》等刊物发表论文80余篇。主编(执行)学术集刊《中共历史与理论研究》《青年党史学者论坛》。学术兼职:中国人民大学《教学与研究》学术副主编、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理事、北京市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中国中共党史学会高校学科建设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妇女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红色基因传承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等。

课程内容介绍

中国人民大学口述史研修班(第一期)

1

黄盈盈【缘何“口述”,何以成“史”?——口述史的立场、问题意识与明暗线】

内容简介:口述史作为近年备受关注的跨学科方法之一,其立意从原初就带有了与性别研究和底边社会研究的亲缘性:对长久以来以男性为中心的文献记载的不满,激发了记录包括不同阶层女性在内的被忽视的亲历者声音的“口述”,朝向补充甚至重写“历史”、推动性别与阶层色彩凸显的普通人生活的在场。本文从口述史的这一根本立意出发,结合教学和侧重性别议题的实地案例,从方法立场、选题的问题意识、口述过程与呈现中的明暗线三个层次展开分析;在对“为什么做口述史”的辨析中,探讨“如何做口述史”。旨在通过对立意的回溯和辨析,推动切实的口述实践,包括如何展开对谈,梳理主线,通过辅助文献、按语和注释更好地呈现明暗线,以及在更宽的方法谱系中积极尝试具体之“术”的超越与整合;最终,促进包括女性在内的诸多人群更为真实与丰富的在场与呈现。

2

曾一杰【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LLM)最新进展和行业应用】

内容简介:本讲座介绍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LLM)的关键技术和最新进展,大语言模型在智能知识库、文档问答、营销客服、辅助写作、机器翻译等场景的应用,及其在金融、文娱、营销、客服等领域的实际落地案例。

3

杨祥银【人工智能时代的口述史】

内容简介:人工智能的日新月异正在深刻重塑和改变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作为一种重要的史料类型、研究方法与学科领域,口述史也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挑战。人工智能在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知识图谱、机器翻译、大数据挖掘与智能机器人等方面的突破与应用,显著地影响着口述史的采集、整理、保存、分析、传播与利用等全流程,为口述史实践与研究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人工智能不仅提高了口述史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更重要的是,它为书写、理解和解释历史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方法。

4

陈佳莹 杨祥银【口述史在公共政策中的应用: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脱贫攻坚史”系列调研访谈项目为例】

内容简介:作为一种旨在收集、保存、解释和利用个人、团体与社区在过去事件中的声音、经历、记忆与观点的研究方法与学科领域,口述史在公共政策中的应用日益受到政府部门、专家学者与相关机构的关注和重视。作为形塑公共政策的重要资源与手段,口述史被广泛应用于生态环境、医疗卫生、城市规划、教育、移民与难民、土著权利、饥荒与贫困等公共问题领域。口述史在公共政策中的意义主要包括加深与促进对特定公共问题及政策的理解,鼓励和确保边缘人物与弱势群体的声音得到关注和倾听,提高与促进公共政策中的公众参与和赋权,改善与增加公共政策的透明度和兼容性,监测与评估公共政策的有效性和确定需要改进的领域。当然,口述史在公共政策中的应用也面临可靠性和准确性、有效性、代表性、伦理、资源限制、传统决策思维与机制等诸多问题与挑战。为了确保口述史在公共政策中得到有效利用,决策者、研究者与其他利益相关者在实践中应努力遵循最佳做法和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脱贫攻坚史”系列调研访谈项目: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与新闻学院联合发起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脱贫攻坚史”系列调研访谈项目(简称“832工程”),是迄今为止在脱贫攻坚研究领域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一次社会调查和访谈实践。项目通过访谈原国家级贫困县主要领导同志和脱贫攻坚亲历者,以“科学、准确、详实、生动”的口述历史方式,首次全景、深度记录研究我国脱贫攻坚的科学探索和扶贫工作者的伟大奉献。项目旨在提炼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全面消除绝对贫困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意义,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为华夏文明贡献增量;讲好脱贫的“中国故事”,为全球发展中国家10亿贫困人口提供脱贫的“中国经验”,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中国智慧”,为世界文明贡献增量;从脱贫攻坚的鲜活案例研究中,深化对脱贫事业的规律性认识,为推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提供实践支撑,为科学社会主义贡献增量。

5

张英聘【为何与如何入志:口述史与方志编纂】

内容简介:口述史作为搜集和使用口头史料来研究历史的一种方法,既是古老的文化传统,又是一门新兴的历史学科。随着史学的发展,方志编纂应用口述史具有悠久的传统,但与现代意义上的口述史在方法、理念上还有明显的不同。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口述史理论和方法传入,口述史在方志编纂应用的实践越来越多,凸显了口述史在地方志领域的地位和价值。围绕口述史与方志编纂的关系,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梳理和探索:(1)口述史入志:方志编纂应用口述史的传统。历代方志编纂非常重视采访和实地调查资料入志,为搜集资料有专门的采访人员,民国时期对采访调查逐步规范,新方志编纂继承了这一历史传统。(2)作用与价值:方志编纂对口述史应用的重视。口述史成果在地方志编纂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口述史入志极大地丰富了志书内容,可以起到填补历史资料空白的作用。(3)实践与比较:新方志两轮修志对口述史的应用。新方志首轮和二轮修志对口述史成果均有应用,从总体来看,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入志资料呈现多元和开放,不仅拓宽了资料的来源,也提升了地方志的史料价值。(4)口述史如何入志:新方志编纂未来发展的趋向。随着口述史在方志编纂中应用的深入,如何看待口述史料的作用和局限,如何更好地做到口述史与方志编纂的良好结合,是方志编纂实践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的课题。

6

唐铮【口述史与新闻实践的分野与交融——以“改革开放以来新闻人才口述史”为中心】

内容简介:口述史作为史学研究的一种方法,近年来得到了较快发展。从2004年起我作为记者主持和参加了不少深度报道,2021年底承接了“改革开放以来新闻人才口述史”的课题,2023年我在哥伦比亚大学口述史研究中心和新闻学院分别进行了采访。来自实践和学术界的比较和经历,让我对于口述史和新闻深度采访之间的分野和交融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国内也有不少学者因研究需要做部分口述史收集工作,在这里我主要想通过新闻实践、口述史实践、两者的分野和交融、两者的承继和扬弃这四个方面来交流我的认识。

7

张藜【中国科学家口述史的实践与反思:以“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为中心】

内容简介:口述史自20世纪40年代从西方兴起以来,已成为兼具学术研究意义、社会行动议程与公共历史价值的研究方法与学科领域。在中国科技史界,口述史已成为获取科学家个性化史实、建构科学家个人生命史与各学科/技术/工程发展史的一种重要方法。2010年中国科协牵头、12部委共同实施“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这是迄今为止中国科技史界规模最大、涉及机构和投入人员最多的学术工程,十五年间抢救、挖掘、整理记录中国现代科技发展历程的珍贵文献资料约15万件、访谈音视频超百万分钟,推动了口述史在科技史领域的广泛应用和深入发展。报告人参与了采集工程前期理论与规范研究,建议坚持学术导向、历史导向。自2010年以来担任该项目首席专家。本次报告将基于科学家访谈及其研究的具体案例,结合十五年来参与采集工程的经验体会,分析口述科技史实践中各关键环节的操作与规范,总结与反思口述史在中国现当代科技史研究、科学家研究中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8

耿化敏【学科口述史的实践与反思:以中共党史党建学口述历史影像计划为例】

内容简介:方兴未艾的数字人文为中共党史党建学的文献体系建设、跨学科互动和资政育人功能发挥提供新挑战新机遇。作为新型数字文献形态,中共党史党建学口述历史数字档案兼具口述历史与数字档案之长,包含四种实存形态,可划分为三种基本类目,为数字技术赋能学科建设架设一道桥梁。基于中共党史党建学的自身特点,构建一套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导,鲜明展现学科发展特色,涵括前期准备、现场采集和整理利用等基本环节的科学理论体系和全链条工作模式,对于夯实中共党史党建学根基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研修班报名须知

中国人民大学口述史研修班(第一期)

1

教学办法

报名时间:2024年6月25日-7月25日

上课时间:2024年7月26日-7月28日

上课地点:中国人民大学中关村校区

培训方式:线下教学

2

报名流程和联系方式

报名流程:

(1)填表:如实填写报名表,并将word版(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下载,提取码:32vn)发送至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培训中心专用邮箱:lishipeixun@126.com;

(2)学院对报名材料进行审核并及时一对一通知报名者;

(3)缴费:报名者在沟通后3个工作日内在中国人民大学财务系统一次性缴纳项目费用。

(4)报到:学员于开班前一天到校报到(北京学员可于正式上课第一天现场报到)

报名咨询:

韩助教:17356206483(微信号:HanLeon123)

田老师:010-62511453

邮箱:lishipeixun@126.com

微信交流群:

3

收费标准

(1)培训费:3580元/人(含校内学生餐、教师授课、学习资料、结业证书、合影留念、组织管理等费用);该费用由中国人民大学财务处统一收取,开具可报销的中央行政事业单位统一收据。

(2)住宿费用:住宿等后勤事务由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培训中心统一协调,可为学员提供学校附近酒店信息,自行预定,费用自理。

4

收费方式

(1)个人账户缴费:点击“中国人民大学终身学习服务平台”发布简章的缴费链接(http://peixun.ruc.edu.cn/index/index/project_cont/id/3158.html),通过学校电子收费系统缴费。学员通过点击简章页面发布的“报名缴费”按钮,可直接打开“中国人民大学通用收费系统”中该课程班的对应收费页面,注册并填报个人身份信息和票据信息后,通过系统缴费。

郑重提醒:学员如果遇到招生人员以参加本课程班培训为由,要求学员缴纳任何公示培训费之外的费用,可向学校有关部门举报违规行为。举报电话:010-82507931。

(2)单位账户缴费:通过单位银行账户办理银行汇款缴费。

户 名:中国人民大学

开户行:中国工商银行北京紫竹院支行

账 号:0200 0076 0902 6400 244

特别说明:汇款时“收款人(单位)”一栏均只填“中国人民大学”六字,在“用途/摘要”栏里填上“历史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口述史研修班(第一期)课程XXX(学员姓名)培训费”。汇款后请将银行汇款凭单提交至历史学院有关负责老师处确认。

0 5

结业证书

完成全部课程学习并考核合格者,由中国人民大学颁发《中国人民大学口述史研修班(第一期)》结业证书,证书统一编号,可登陆中国人民大学终身学习服务平台(http://peixun.ruc.edu.cn/)查询。

欢迎大家报名参加

点击视频网络炒股放大网站,欣赏大美人大!

中国人民大学学术方志口述史研修班发布于:浙江省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